快捷导航

中介为楼市加杠杆 但对去库存无益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92|回复: 0
发表于 2023-9-2 17:37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以前在百度糯米做过几天。晚上8.30上班,他们大多8点到了我8.25分到那里已经是个另类了,完了喊一小时口号玩游戏做演讲那些,下午2点上班1.30就要去到做自我总结之类的事。谁开单了有广播的,也是全体要鼓掌[笑哭]上班第三天的考试我故意搞砸了就不用去了,别提多开心了。
上海银监局23日确认,从25日起,暂停辖内各商业银行与链家、太平洋、我爱我家等6家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合作一个月;对于违反个贷业务受托支付要求的7家商业银行,暂停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两个月,并责成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。

上海之举,是自深圳整治首付贷之后,又一个一线城市出手监管房地产中介参与的个人房贷业务。实际上,这不仅是应急之举。央行、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已多次表态,正密切关注部分地区房地产行业的融资风险,打击发放贷款作为首付款的行为,这本就是拟定措施。那么,在房地产去库存方兴未艾的当口,为何要出手整治房产中介与商业银行的个贷业务合作?

为提高售房量,近年来房地产中介想了不少办法。对于首付支付困难的潜在客户,代为寻找第三方,与商业银行合作提供首付贷款,通过自营金融平台或与众筹等互联网金融行为提供资金等,是主要办法。其好处是,能绕过央行对于房产首付的刚性规定,让潜在客户以低于首付比例很多的门槛购买住房。表面上看,这是一个多赢策略,但实际上,无论是哪种给购房者的融资方式,都是一个加杠杆过程。特别是中介与商业银行的首付贷等合作,虽然方便了购房者,但风险并未消除,终还是转移到了银行身上。如果央行规定的刚性首付比例这一堤坝被突破,一旦出现购房者违约或政策变动等情况,金融风险因素就会迅速增加。

此外,在房地产契税政策放宽、一线城市房价的背景下,实际首付低于刚性要求,还容易造成市场错觉。房地产市场本来就有买涨不买跌的惯性,政策放宽的同时人为降低门槛,只会进一步改变市场预期,推动房价。

以加杠杆的方式去库存,是充满风险的事。去库存压力主要在三四线城市而非一线城市,一线城市房价、住房投机性增加,只会导致三四线城市的资金涌入,从而使三四线城市的去库存更加遥远。因此,不难理解上海、深圳方面的用心。快刀斩乱麻,虽然会使房产中介面临违约和业务萎缩的临时危机,却有助于遏制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,同时也向市场发出了防止房价非理性的明确信号。这是当下一线城市趋于狂热的房地产市场需要接收的政策信息。

让房地产中介回到市场信息中介和交易撮合者的角色上,而非加杠杆者,不一定会导致一线城市房价迅速趋于理性,但有助于剔除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因素。这是让房地产市场按政策预期方向走的必然之举。在上海、深圳之后,可以预期,其他一线城市和房价过快的二线城市,或许也将行动起来。

相关阅读:莘闵二手房
你和钱,对我都不重要,你没钱,对我很重要。什么意思?只有当你没钱了,你才会为了求生而向我出卖劳动力,为我服务。怎么让你没钱?挤掉你的生存空间,买断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,直到买光,浪不浪费我不知道,我只知道这些生产资料都属于我,你不能动,想动就来当我奴隶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让管理企业更简单

  • 反馈建议: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
  • 我的电话:这个不能给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关于我们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企业之家  Powered by©  技术支持:飛    ( 闽ICP备2021007264号-5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