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,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,我就纳闷,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,加班有加班费还好,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,下班是我的时间,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,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,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,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,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,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,何必这样辛苦自己,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,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。
前不久,在2019年门头沟区残疾学生助学服务评估咨询会上,瑄瑄(化名)的妈妈成功申请了助学辅助器具和康复补贴,这主要得益于北京市残联在2019年开展的为残疾学生提供助学服务的民生实事项目。
近年来,由于各方的努力,北京市残疾学生入学率已达到99%,融合教育比例也达到70%,但仍有部分残疾学生在接受融合教育方面存在障碍,需要得到个性化的政策支持和专业化服务。为此,从2019年5月开始,北京市残联和市教委共同在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助学服务活动,各区残联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,搭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平台,通过多种渠道、不同形式让家长了解项目专项服务内容,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残疾学生需求,进行精准评估,落实各项需求。
助学服务项目采用上门助学、集中助学及分散助学等多种服务方式广泛开展服务。按照目前助残、惠残服务政策,助学服务项目不仅为残疾学生建立个性化助学服务档案,还会辅助残疾学生申请康复服务、辅助器具配备、助学补贴,并结合残疾学生个性化需求,开展校园融合、心理辅导、就业指导和家长培训等丰富多彩的助学服务。
家住门头沟区的瑄瑄便是受益人之一,瑄瑄今年13岁,肢体二级残疾,智力三级残疾,属于重度多重残疾人,目前就读于一所特殊教育学校。咨询会上,门头沟区残联工作人员了解到,瑄瑄一直在做康复治疗,但由于治疗费用较高,因而家庭经济负担过重,工作人员便告诉瑄瑄妈妈可以申请儿童康复服务补贴,并在申请过程中给予了帮助。自从有了康复服务补贴,瑄瑄妈妈每天都坚持带瑄瑄到康复机构做康复训练。“有了康复服务补贴,我和他爸爸可以稍微轻松些,真的挺高兴的。”瑄瑄妈妈说到。通过残联助学服务项目的宣传和残联工作人员的协助,瑄瑄的妈妈今年还为瑄瑄申请了防走失腕表、助行器辅具等,这些辅具使得瑄瑄能够自己出行,提高了生活能力,为他更好地学习提供了支持和保障。
助学服务项目通过“一人一案”实现残疾学生助学服务全程记录可追踪,截至目前,助学项目为1051名残疾学生对接各项政策并建立了助学服务档案,得到了残疾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和肯定。
相关阅读:代理招生平台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