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被喷我也要说一句,你们觉得他们可笑愚蠢,可是不去想想这现象的始作俑者,是资本在愚弄这些可怜的人,他们想活,他们想生活的更好,他们绝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和过硬的技能,他们只能在这种资本家训狗式的规则下苟且,生活的无奈让他们成为别人的提线木偶和小丑。我看到这样的人,就算他们麻木了,认命了。我也不会嘲笑他们,我只是觉得真的很不容易。可能有人会说没技能怪他们不努力,每个人都会有各自的人生经历,也许天生不具备这样才能,也许在正确的年龄走了弯路,并不是人人都会在最好的时间遇到并把握最好的机会。
昨天,一位来看房的市民在位于丰台区的街区制公租房项目查看街区环境。 实习记者 武亦彬摄
11栋高楼,颜色统一,却在最外围没有设置围墙。昨天,郭公庄家园(北区)1416套公租房启动选房签约,让不少选房人很关注,这是本市第一个街区制公租房项目。
规划显示,郭公庄家园一期总规模21万平方米,采用分区建设方式,总共可提供3000套公租房。虽然没有围墙,但郭公庄一期的21栋住宅楼其实分成6个独立组团,每个组团相互围合起来,就像个院子一样区域也通过绿植隔开。这次率先选房入住的是其中4个组团,共11栋楼。
小区内部,南北和东西方向各有两条道路是开放给社会车辆使用的。市保障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每个单元门、小区各个出入口分别设置了门禁系统,车辆抬杆通行。
精心规划的基础上,小区运营安保也有所加强。“小区配备了约30名保安人员,将24巡逻。”这位负责人说,特别是在夜间,小区各个出入口都会有人值守,保障小区安全。此外,小区大面积配备的摄像头,让视频监控实现无死角、全覆盖。
记者了解到,一些高科技也用到了这个开放街区的公租房项目中。据了解,每栋楼的一层、二层和顶层,每户都配有红外报警器。如果租户离家,可以启动该设备,报警器只要探测到可疑的入侵人员就会立即报警,甚至小区物业管理部门的中控平台上也能同步收到报警信号。
去年年底开始,本市公租房小区首次尝试安装居民人脸识别安全管理系统,居民“刷脸”进出小区和单元,实现小区陌生人预警、转租转借预警、承租人入住后空置预警等多项功能。目前郭公庄街区制公租房项目也在采集相关信息,未来有望安装“人脸识别”系统。
实际上,街区制小区的一大好处,是把以前围挡在小区内部的资源变成了真正的公共资源。在郭公庄一期小区内,能提供出来的公共空间就包括道路、景观轴、绿地以及商业办公空间。
这位负责人给记者出示了一幅规划图。他介绍,未来这个小区全部建成后,南北出入口之间会有一条S形的绿化生活轴,连接广场和主要的活动场地;项目南侧。“道路虽然不宽、但路网车辆使用的公共道路资源,从而打通循环路网。”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由于公租房户型普遍较小,公共空间就显得格外重要。小区内,每个组团里设计了“公共门厅”,其中面积达到七八十平方米的就有5个,还有部分小型门厅。伴随着未来运营的需要,这些公共门厅将分别设置服务台、会客休息、快递收集箱、儿童活动区、洗衣房等公共设施,让租户们真正能“足不出户”享受便民服务。
燕保·郭公庄家园(北区)的选房入住工作将在本月15日结束。截至昨天下午6点,完成选房157户,为租户办理入住105户,当日选房率为65.4%。据介绍,郭公庄一期此次配租之后,未来还有大量公租房及配套设施陆续按照计划建设。
相关阅读:杭州市房产出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