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也遇到这样的上司,特么就直接问我这些问题,我就纳闷,入职他们承诺过的条件要求是什么,加班有加班费还好,没加班还想用努力做借口忽悠我,下班是我的时间,我回家能干嘛和他有什么关系,努不努力这也是我自己的事,我能完成手头工作就下班,回家我做点自己感兴趣的都是努力,并不是榨尽所有时间为工作才叫努力,加班多两个小时就是有加班费赶不上末班车还不够打车,何必这样辛苦自己,回家躺着睡觉都要比这强,谁爱努力谁留下努力就行。
近日,一则“女生高考462分,超北大录取线150多分”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。这位来自四川宜宾东辰学校的19岁女生刘峡君,凭借其在田径领域的卓越表现,成功以低于普通批次录取线236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,成为今年高考季的“现象级”人物。
刘峡君的体育天赋早在小学阶段就已显露。2018年,她以12秒89的成绩打破资阳市雁江区第三小学女子100米纪录,成为当地首个突破13秒的短跑选手。随后,她在四川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、全国学生运动会、亚洲青年锦标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,2023年更是在亚青赛上斩获100米银牌和4×100米接力金牌。她的教练叶虎称,刘峡君的步频与步幅比例堪称完美,核心控制力极强,是“现象级发现”。
在文化课方面,刘峡君的成绩同样令人刮目相看。尽管她在班级中并非传统意义上的“学霸”,但她的数学和英语成绩尤为突出,分别为112分和128分,打破了“体育生偏科”的刻板印象。2024年,她首次高考成绩仅差4分达到清华大学录取线,但已远超复旦大学的录取标准。面对名校的橄榄枝,她选择复读,目标是清华田径队,同时希望证明自己能够兼顾运动与学业。
刘峡君的录取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。支持者认为,这体现了中国高校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的改革成果,打破了“唯分数论”的桎梏。反对者则质疑,这种特殊通道是否公平,普通考生寒窗苦读的意义何在。然而,教育专家指出,这种选拔模式实际上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。例如,美国常春藤盟校的运动员录取名额占比达10%-15%,且需通过学术能力评估测试(SAT)与校级考试双重考核。
获得北大录取资格后,刘峡君的日程变得更加紧凑。她将在7月1日起备战全国田径锦标赛和全运会,同时完成北大政府管理学院的入学手续。对于未来,她表示将冲击11秒3的全国纪录,并准备辅修经济学双学位,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。
刘峡君的故事不仅是一个体育天才的崛起,更是一个新时代教育理念的缩影。她用实际行动证明,高考不是唯一的人生赛道,只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深耕细作,就能在人生的舞台上绽放光芒。正如北大招生办主任所说:“我们需要能在奥运赛场升国旗的运动员,也需要能在实验室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学者,教育的真谛,是让每颗星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。”
(责编:东 华)
相关阅读:腾龙公司官方网站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