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最后那种才是最可怕的。他们用悲情音乐和话术搞氛围,利用你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、善良、温柔、同理心,激发你的内疚、疯狂、歇斯底里。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管理,可是人最本真的情感却被亵渎了。今天看那些招聘信息好多公司都这么写:员工福利:缴纳五险, 月休4,法定假日,按时发薪;现在企业都这么不要脸了,把自己应该做的义务,写成员工福利?我还见过职位简介直接写,上班坐办公室吹空调,接接电话的。
 
7月19日,河南开封宣布取消限售,让市场颇感意外,分析人士纷纷表示,开封解封,其他城市可能会跟进。 
 
估计不少城市都在连夜开会制定解禁方案。 
 
谁知仅一天之后,开封又宣布收回此前决定,维持限售政策不变。政策反复如同儿戏,一时让人大跌眼镜。 
 
于是分析人士又纷纷猜测,开封一定是受到了很大的压力。 
 
房地产行业可能是“一日游”政策最多的一个行业了。此前安徽芜湖、山东菏泽、湖南衡阳也都出现过。政策闯关被毙,反映的是地方与上层在对来楼市的态度上,有着显著的分歧。 
 
老司机不止一次说过,如果没有强约束,想依靠“一城一策”来稳定楼市,无异于与虎谋皮。 
 
“一城一策”之所以没有可行性,原因大家都知道:地方财政高度依赖房地产,而且这种依赖无可替代。 
 
从财政收入的角度说,房价越高,地价越高,地方就越高兴。 
 
相反,房价上不去,地价上不去,地方就越发愁,一发愁就想松绑,就想刺激。开封这次松绑,肯定是房子不好卖了。 
 
自然,地也不好卖了。 
 
但开封这次松绑并没有成功,再次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,有些事只要说不要做。 
 
开封觉悟还不够。 
 
可以想象一下,如果开封公开取消限售而没有被敲打,大量的三四线城市肯定会纷纷跟进,一时间松绑楼市的消息会此起彼伏,再加上各路媒体添柴加薪,房价上涨的预期是不是又会被炒起来? 
 
说好的稳预期呢,说好的房住不炒呢。 
 
开封就是大局观不够,净给领导添乱。 
 
老司机相信“一城一策”的初衷是好的,毕竟中国这么大,各个城市的楼市差别也特别大,有些城市摇不到号,有些城市房价却在跌,一刀切的政策误伤太大。 
 
如果各个城市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,制定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楼市政策,那是再好不过了。自己的孩子自己管,上面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了,真是操碎了心。 
 
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。让地方自己管理楼市,结果不但没有等来预想中的平稳,反而成了放虎归山。各地首先想到的是刺激楼市:购房补贴、购房减税、购房落户,每个地方都觉得自己的房价还不够高,因为兄弟城市更高。 
 
行为是由观念指导的,观念是由利益决定的。 
 
老司机很早的时候就悲观的认为,“一城一策”可能实施不下去,最后还是要上面来收拾这个烂摊子的。上面使用的主要手段,是金融政策。 
 
一语成谶。 
 
最近关于房地产金融方面的消息比较多,银保监会收紧了房地产信托、开发贷款、按揭贷款,发改委收紧了海外发债,证监会严防死守涉房再融资。 
 
地方受巨大的利益捆绑,出不好“一策”,上面又不可能管得了每个城市的楼市,出不了这“一策”,所以到了最后,还得依靠全国性的金融政策。 
 
现在我们看到了一个滑稽的现实,一方面在高举“一城一策”,但另一方面,地方真的出台了“一策”,却又被上面叫停。 
 
中国古代有个预言叫《叶公好龙》。有次听鲍鹏山教授讲孔子,说“叶”字应该读shè,顿时觉得自己好没文化。 
 
“一城一策”并没能把各方解脱出来,相反却催生了各种“一日游”政策来试探底线。政策的“一惊一乍”搞得人心惶惶,与“三稳”的目标也越来越远。 
 
楼市出过很多政策,著名的如70/90、开放式社区、以及各种调控等等,其中许多都成为了过去的风景。 
 
铁打的楼市,流水的政策。 
 
楼市依然顽强的按照自有的逻辑在运行着,从未让大家失望过。 
 
————End———— 
 
向老司机提问请点击:提问咨询 
 
老司机交流群请加微信1729164781 
 
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:房产老司机 
 
相关阅读:房产杭州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