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导航

计划买房前一定要做购房能力评估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90|回复: 0
发表于 2023-9-19 15:02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我其实笑不太出来,不是他们的行为不可笑,而是我看到弹幕里有句话,背上没有孩子车子房子这些负担谁愿意这样,这句话确实把我刺痛了,现在年轻人“不思进取”可能就是不想这样吧,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仅仅只是想活得有尊严些,轻松些,我突然觉得我们这个社会如此大行其道真的对吗,人活的真的不像人,但回过头才发现自己也不怎么像个人,有什么资格笑他们呢?我没资格笑努力的他们,却也无法认同这样的方式,到底是哪出了问题?
对于土豪而言:购房能力=一次性可拿出的购房全款

对于普通人而言:购房能力=首付能力+还贷能力的综合考量

那么,怎样评估个人购房能力呢?

评估首付能力

特别提醒:二手房的成交价 ≠ 银行贷款评估价

举例:如果购买一套150万二手房,银行却只给120万的估价,若按30%首付比例计算,那么120万的价格则只能贷款到84万。所以首付款即为150万-84万=66万,实际支付要远远超过实际房价的30%。

破解购房谣言 开盘没有好房子?

网上流传着各种购房“潜规则”,到底哪些是真的,那些是假的?怎么买到合适的房子?

谣言一、开盘没有好房子,好房都留着后面慢慢卖

这个谣言流传最广,也最多人接受;

是的,第一次开盘不会是最好的房子,但是一般都是最便宜的房子,例如一个项目共十栋楼,第一次申请预售证肯定是最靠马路的,或者相对而言位置没那么好的,例如珠江新城的凯旋新世界,一期单位紧靠花城大道10年开售推出,而临江的三期单位留到了最后,但价格上升幅度是惊人的;

好房子留到最后,便宜房子卖在前头;

谣言二、没有只升不降的东西,楼价始终会下降的

不论是世界各地发达国家的房价都是有升有降的,中国房产只升不降不健康,迟早会崩盘;

但是问题是,中国的GDP是只升不降的;

GDP是楼市重要的支撑点,只要GDP每年上涨,楼价必然跟随其涨幅升高;

谣言三、我认识人,帮你买特价房子

这个是部分购房者的“朋友”的经典语录,通常在购房者看房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听到类似的话语。

推出“特价单位”是每个一手项目的经典动作,它的意义不是“造福百姓”而是带动购房者的关注度。另一方面,特价单位一般会挑选在楼层朝向等不具备优势的房子;

一般而言不管那个渠道的客户,例如自然来访,看房团,中介带看,最终的“底价”是一致的,不存在不同渠道不同价格的说法,而“折扣”多数只是一个文字游戏。

而认识“发展商高层”,跟你最终成交的价格其实没有太大关系。通常楼盘都不可以低于底价成交的,这个不是一个发展商总监可以做到的事,因为会引起楼盘所在的集团怀疑是否有“利益关系”,而只要你看中这个楼盘,跟销售谈价一两轮底价自然会出来的;

对于销售来说,自己的成交才是提成,至于是否卖高一点都不重要。

相关推荐:

房产交易税、2016个税改革、农村购房补贴政策2016

相关阅读:奉浦大道二手房
我这人吧,被骗进去过传销,也是自己脑子转得快,加上我脾气特别倔,硬是配合另外一个老哥打出来的,我最烦工作的地方叫我家人或者什么,或者叫我做那种跟传销有点相似的东西,没法形容那种感觉,有点想打人,我没有暴力倾向,但就是听不得,赚钱的方法老多了,这样赚的特别多吗?不见得吧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让管理企业更简单

  • 反馈建议: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
  • 我的电话:这个不能给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关于我们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企业之家  Powered by©  技术支持:飛    ( 闽ICP备2021007264号-5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