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导航

住进“未来社区”?!椒江5085套保障房全部开工!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238|回复: 0
发表于 2023-9-4 08:43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,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,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,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,又是跳舞,又是演讲的,我回忆了一下,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,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“客户”,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,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,那年,我18岁,我甚至跑到厕所,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,我说,这真的不是传销吗?他们说,你不要在那里乱说,虽说是上班,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,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,你也慢慢学,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,学会“讲话”。我现在想想,真是细思极恐,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,真就没有未来了(转自我上次在这种“企业文化”视频下评论的内容)。
11月8日上午

在白云街道沙王村的棚户区

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现场

也就是沙王村现代大道南侧

经中路西侧洪家场浦北侧

原先的住房已经拆除完毕

各种施工机械轰鸣运转

150多名工人携38台桩基

奋战在施工一线

项目有关负责人:

这一改造项目今年9月初全面动工。目前工程进度桩基已完成45%的工程量,计划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桩基工程,工人们在不影响周边村民生活的情况下,都在加班加点,尽量在计划之前完成工程建设。

据悉,沙王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共有980套,分为18栋高层住宅。改造完成后,这里将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善、配套功能齐全的新式小区。

旧颜换新貌

提升居民幸福指数

“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分散性的村建住房,很多房子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更早的房子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。”椒江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林汝敏说,这些房子不要说没有医院等配套公共设施,就连排污管、绿化等基础设施也没有,给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便。改造完成后,将大大改善居民住房条件,提升居民住房幸福指数,小区将跟上幼儿园建设、配套设施等,大大提高居民生活质量。

据悉,为了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,这些年,我区一直按照相关要求,对上述的类似区块进行改造,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。

被改造区块需符合条件

椒江严格立项审批流程

被改造区块需要符合的要求是:有50户以上、相对集中的连片区块,建筑结构以简易结构、木结构、砖木结构、砖混结构等房屋为主,建筑密度较大,一般在40%以上,老旧住宅(危房)以30年以上的房屋为主,城中村以15年以上的房屋为主。

由此

今年我区经过严格的立项审批流程

最后确定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

它们分别是

白云街道沙王村棚户区改造980套

葭沚街道富强村城中村改造838套

葭沚街道董家洋城中村改造1350套

洪家街道大板桥村城中村改造1183套

洪家街道河头陈村城中村改造580套

章安街道回浦村城中村改造154套

部分回迁户

将住进“未来社区”

改造项目共计5085套,目前这6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。其中,董家洋城中村改造区块还将成为未来社区试点小区,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、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。

林汝敏介绍,今后新建的小区基础设施会比较完备,原来没有的绿化、娱乐设施以后都会有,配套设施也会比较完善。

目前,对未来社区的描绘是,它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追求、美丽宜居为环境底色、智慧互联为基本特征、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、创新创业为时代风尚、和睦共治作为治理方式,打造绿色低碳智慧的“有机生命体”、宜居宜业宜游的“生活共同体”、功能合理配置的“社会综合体”。

林汝敏:

对于城乡结合部的“城中村”旧住宅区,采用立改套的改造模式,既为城市建设发展腾出用地,又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。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既能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,体现了社会公平、公正,又能增加社会就业,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;既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,促进土地合理利用,又能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,改善城区落后面貌,促进社会和谐,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。

相关阅读:顶山租房
有些人是真的为了生存,挣钱,不得不做,有些人可能是真的被洗脑了,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有用?无论那样,都挺悲哀的。我希望工作并不是全部,一天24小时,除了工作睡觉,还要陪伴家人啊,和朋友在一起,或者一个人待着,干自己喜欢的事情……你想要我免费加班,可以啊,一个月因为特殊情况加几天班,也不会特别在意 。只是家里有情况的时候,单位也可以通融一下……都是互相的嘛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精彩推荐

让管理企业更简单

  • 反馈建议:麻烦到企业之家管理处反馈
  • 我的电话:这个不能给
  • 工作时间:周一到周五

关于我们

云服务支持

精彩文章,快速检索

关注我们

Copyright 企业之家  Powered by©  技术支持:飛    ( 闽ICP备2021007264号-5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