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沉默了,让我想起了18年的春节后,家里人让我去一个公司上班,那个公司跟视频里的有一个特别像,又是跳舞,又是演讲的,我回忆了一下,那个公司的员工基本上是打电话,问一大本电话薄上的各个“客户”,需不需要本公司的产品,当时我跟几个年龄差不多但都不认识的人一起进的公司,那年,我18岁,我甚至跑到厕所,跟家里人打了个电话,我说,这真的不是传销吗?他们说,你不要在那里乱说,虽说是上班,但你最重要的是在那里学习,如果公司让你打电话啊之类的,你也慢慢学,特别是要跟他们一起,学会“讲话”。我现在想想,真是细思极恐,我要真变成这样的人,真就没有未来了(转自我上次在这种“企业文化”视频下评论的内容)。
俗话说“一字千金”,在签订合同的时候,很多人都会混淆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,就是这区区一字之差,往往使租房者白白损失了财产。作者以多年办案经验,为您讲解租房定金与订金的区别,以及具体的防范绝招。
租房定金不是租房订金,花一万元买教训
李先生通过中介公司,租了一层厂房,每年租金13万。当日李先生付了2000元中介费,并付给房主张先生两万元定金,并签了一份简单的收条,约定第二天正式签署协议。第二天李先生突然改变主意,不想租了,于是要求房主张先生退租房定金,不料遭到拒绝,经过中介交涉,房主才同意退一半定金,但李先生还是觉得,仅仅只过了一晚上定金怎么就能不退了呢?房主拿出自己给李先生的收条,里面分明写着“定金两万元”,现在是李先生违约,房主可以不退这两万元的,由于中介交涉张先生才愿意退一半的。
李先生这才明白由于自己混淆了“定金”与“订金”的区别,一字之差,使得自己白白损失了一万块。
律师讲法:
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。
定金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约定,预先付给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的金额,以保证合同的履行,是作为债权担保而存在的。在合同中,只要约定了定金条款,如果一方违约都要承担与定金数额相等的损失。换句话说,如果支付定金的一方违约,即丧失定金的所有权,定金归收取定金的一方所有。如果收取定金的一方违约,则应双倍返还定金。这种以定金方式确保合同履行的方法称为定金罚则。在商品房销售中,定金罚则同样适用。
订金与定金仅一字之差,但在法律性质上却有天壤之别。订金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,在法律上具有一种预付款的性质,起不到担保债权的作用,合同若履行,订金只作为抵充房款,如果不履行也只能如数奉还,而不是双倍的返还。
案例中的张先生就是没有注意到“定金”和“订金”的区别,白白损失了财产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,给付定金的一方如果不履行约定的债务,则无权返还定金。张先生如果当初再交钱的时候注意到这个问题,就不会花一万元买这个教训了。
定金与订金,差之毫厘失之千里。那么对于租房者而言,如何能防范这种疏忽,减少定金纠纷呢?
1、要谨慎对待定金,不要随便交定金或订金。要知道钱在自己兜里才是自己的,交出去的钱想要回来就不容易了。
2、最好找专业的律师帮您看看合同。隔行如隔山,如果真的需要签订合同交纳定金,一定要找专业的律师帮忙看看合同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。
3、在交定金或订金后,应该在合同中将定金或订金的性质做具体描述,注明返还条件,这样自己的利益才会得到保证,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相关阅读:南京市出租房屋 |